近来,种粮我省多地持续高温干旱,保险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,护航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“减压阀”和“稳定器”的安心作用突显。
织密“安全网”洒下“及时雨”
——“田里干得很,种粮今年估计会减产三成左右。保险好在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来兜底。护航”
8月26日,安心桐城市龙腾街道新桥村的种粮乡间道路上,长长的保险白色水管,一头连着河沟,护航一头连着稻田,安心看着潺潺的种粮水流,程斌的保险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意。
“高温干旱好多天了,护航附近不少河沟里水都快没了,更别说稻田了。 ”今年40多岁的程斌,皮肤晒得黝黑,说起话来嗓子有点沙哑,“好几天没睡个好觉了,田里干得很,今年估计会减产三成左右。好在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来兜底。 ”
17年前,程斌从上海返乡创业,流转土地,干起了农业;17年后,当年的小程,成了村民口中的“程总”。
“目前,我流转了3600亩地,成立了安徽新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。规模上来了,成本也跟着上来,一旦有个天灾,那真是好几年都恢复不过来。 ”程斌告诉记者,之前种植的再生稻,受灾较为严重,更让人头疼的是,3000多亩中稻正处于抽穗期,急需用水,“抽水、买设备、用电……哪样不需要钱? ”
看着田里裂开的地面,每天上千元的电费,程斌急得整晚睡不着。一个电话给他带来了转机。 “不幸中的万幸,今年买了政策性保险。我上午给国元保险公司打电话,中午工作人员就顶着大太阳过来了,现场查勘定损,没几天,4.97万元的赔付款就到账了。有了这笔钱,大面积的稻田就有救了。我相信熬过这段时间,慢慢会好起来的。 ”程斌说。
与程斌一样,最近,池州市秋江街道三联村的种粮大户曹必峰也忙着为自家的稻田“补水”。
“太热了,四五十亩田的水稻基本都枯死了。虽然很揪心,但好歹有保险。”曹必峰说,“我们农民最怕遇到这种灾害性天气,但是农业保险就像一颗‘定心丸’。我从2010年开始,每年都会投保,买了保险就安心多了,就算有自然灾害也不至于那么慌,至少能补偿一部分。 ”
国元保险有关负责人表示,截至8月18日,该公司共计接到报案8301件,涉及农户 14.45万户次,报损面积205.36万亩,报损金额3.6亿元。
扩面增品提标护航“三农”发展
——“从‘保基础’到‘保特色’,促进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,满足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。”
持续高温天气,不仅给种植业带来较大影响,养殖业也受到波及。
“在持续高温中,人的身体会出现不适,蛋鸡也一样。七八月份,蛋鸡不仅产蛋量大大减少,死亡率也增加了不少。 ”坐落于广德市的安徽荣达禽业股份有限公司,是一家国家级的现代化蛋鸡养殖企业,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2月,国元保险广德公司为他们的45万只蛋鸡提供了900万元的风险保障。这次高温,他们报案之后,保险公司第一时间来现场查验死亡蛋鸡数量,确定损失后,赔偿了17万元。
从粮食作物、特色农产品到林业、畜牧业和渔业产品,农业保险保障网覆盖面越来越广。安徽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说,全省农险险种超440个,基本实现了安徽特色优势农产品全覆盖。 “在‘低保障、广覆盖’的阶段目标达成后,我们引领辖内各保险机构开启了农业保险从‘保基础’到‘保特色’的升级之路,促进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,满足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。 ”该负责人表示,2021年,全省特色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36.24亿元,同比增幅超70%,不同地区和品种财政补贴比例为40%到80%。
“我们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向 ‘保成本’‘保收入’‘保价格’升级,开发小麦种植收入保险、杭椒价格指数保险、生猪养殖补充保险等创新产品。”国元保险有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8月18日,他们共接到淡水鱼、小龙虾、河蟹等水产养殖户以及大棚蔬菜、茶叶、瓜蒌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户报案811件,涉及农户4435户次,报损金额3339.2万元。
今年上半年,省财政厅、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 《关于进一步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要扩大实施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,在主要产区探索开展大豆、生猪、鸡蛋目标价格保险试点,保障对象原则上分别为单季大豆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生猪出栏量500头以上、蛋鸡存栏量5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主体;鼓励市县结合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优势,围绕 “打造农业全产业链、拓展产业增值空间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”,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以奖代补特色险品种之外,引导支持保险公司探索设立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保险、耕地地力指数保险、家庭农场种植业综合保险以及农机具、肉牛羊、水产养殖等方面创新险种。
加大政策支持助推农险升级
——“推动提升农业保险精细化、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,为广大农户提供更高效的保险服务。”
抵御灾害、防范风险是农耕历史长河里永恒的话题。
农业保险的本源,就是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,通过组织经济补偿、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,担当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“助推器”、农村发展的“稳定器”。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,要“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”。
近日,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,种植大户对农业保险非常关注。“我们种植面积大,一旦有个灾害性天气好久都缓不过 劲来,因此购买农业保险非常重要。我希望在遇到大灾的时候,进一步提高定损理赔的科学性、合理性,把好政策兑现好。 ”有种植大户建议。
我省农业保险机构也在不断提升信息化、数据化和自主化水平。 “对于能确定为绝收的,我们立即启动理赔工作,对于损失暂时不能确定的,启动预赔付机制,开启理赔‘绿色通道’先行支付部分赔款;对于大面积灾害和灾害损失鉴定不能达成一致的,聘请第三方农业专家参与查勘定损,提高定损精确度,针对农户做好政策宣传、解释;同时,简化理赔手续,运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查勘定损,提高定损精准度、理赔效率及专业服务水平,提升农户满意度。”国元保险有关负责人说,“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提升农业保险精细化、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,为广大农户提供更高效的保险服务。 ”
省保险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,农业保险需久久为功,要不断加大政策的宣导力度,增强农户防范意识。保险机构要在产品宣传方面,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,对于免赔等事宜作重点说明,也要加强防灾防损服务,在日常农业活动当中,培训农户对可预见的各类灾害事件做好风险防范。
我省明确,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,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,实现农业保险提档升级,扩展发挥保险在融资增信等方面作用,计划用3年至5年的时间,通过财政资金引导,激发农业保险市场活力,推动形成分层次、多元化、高效率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与政策体系,助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。(何珂)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)8月6日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获悉,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管局开发的顺德消费维权一体化平台,经过近半年的试运行,正式进入推广应用阶段。该平台涵盖消费投诉接诉、工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柯炳鑫 范艳艳记者张文章)以免费美容的名义邀请消费者上门,是一些美容院常用的套路。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,有一家美容院借免费美容之机使用劣质产品,让消费者肌肤出现颜色变化,在消费者恐惧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刘浩)第三届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工作已进入筹备的最后冲刺阶段。10月19日,记者在上海市市场监管服务保障现场指挥中心看到,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原先只对进博会食品安全保障信息化监控 ...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(记者刘浩)7月29日,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“五五购物节”汽车销售消费调查,结果显示,4S店促销形式也多彩多样,既有线下实体店促销,也有线上直播带货 ...
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(记者刘文新)重庆市沙坪坝区阳光水城业主委员会动用公共收益资金购买商品,未按规定公布相关事项,被业主以侵犯知情权为由告上法庭。近日,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经审理,认定业主享有知情权, ...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近日,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下发《关于组织开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“增加一个就业岗位”活动的通知》,动员并支持广大个体私营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:生产经营仍有困难的, ...
国发城镇发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系统化的工作流程基础上,提供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品牌价值链整合服务,一站式服务内容包括:产品设计研究、产品差异化定...